杨绛妹妹:以姐夫钱钟书为择偶标准,终身未嫁,46岁在睡梦中去世

编辑|t 引言 1968年,杨绛的八妹杨必在睡梦中去世,这位只活了46岁的复旦“玉女教授”终身未婚,一心投入工作中,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 生前的杨必,和姐夫钱钟书的感情非常深厚,他们既是家人,也是亲密的师生和知己。甚至在选择伴侣时,杨必也参照钱钟书为标准,以至于始终未能寻得佳偶…… (杨绛、钱钟书夫妇与杨必) 一、在睡梦中离世的“玉女教授” 1968年,杨绛家发生了一件大事,最小的八妹杨必在睡梦中去世,再也没有醒来。为了不让杨绛伤心,大姐强忍悲痛没有告诉她这个噩耗。在后来的家书中,...


编辑|t

引言

1968年,杨绛的八妹杨必在睡梦中去世,这位只活了46岁的复旦“玉女教授”终身未婚,一心投入工作中,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生前的杨必,和姐夫钱钟书的感情非常深厚,他们既是家人,也是亲密的师生和知己。甚至在选择伴侣时,杨必也参照钱钟书为标准,以至于始终未能寻得佳偶……

(杨绛、钱钟书夫妇与杨必)

(杨绛、钱钟书夫妇与杨必)

一、在睡梦中离世的“玉女教授”

1968年,杨绛家发生了一件大事,最小的八妹杨必在睡梦中去世,再也没有醒来。为了不让杨绛伤心,大姐强忍悲痛没有告诉她这个噩耗。在后来的家书中,才缓缓将这件事告诉了她。

大姐在信中说,杨必去世时“脸上非常非常平静”,正应了当年照顾杨必的二姑妈的话:“这孩子前世准是睡梦里死的,所以今生不敢睡,只怕睡眠中又死去。”因为年幼的杨必总是不肯乖乖睡觉,必得杨绛亲自哄她才肯安静。

杨必去世后,军医对她进行了遗体解剖,最终证明是死于急性心脏衰竭。1979年,复旦大学外语系为杨必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,纪念这位终身未婚、英年早逝的翻译家。

(追悼会)

1922年杨必出生在上海,是家中年纪最小的小老八,不久杨家就搬到了苏州,她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。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杨必一出生就备受宠爱。

小时候的杨必不爱洗脸,总是被妈妈捉住哭的涕泗横流。而负责哄她睡觉的工作就落到了杨绛身上,为了多听几首歌,杨必总是假装熟睡,在杨绛唱完后就睁开眼睛,央求姐姐再唱一首《摇篮曲》。

(杨绛和杨必)

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,杨必的脾气格外娇气,因为怀她时母亲身子弱,吃了很多药才保住胎儿,所以杨必从小的身体很差。正因为如此,大家都对她格外宽容,甚至千依百顺。

正是在这样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中,杨必可以自由地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。她最喜欢的书是母亲收藏的手抄本《石头记》,这些古典名著的熏陶,也成为了杨必日后翻译外国名著的灵感来源。

(杨绛)

1938年杨必的母亲去世,家里将她送到工部局女中上学。因为战乱,一家人就从苏州逃到了上海。在上海避难期间,父亲成了家里最坚实的依靠。

不幸的是,在杨必大学的最后一学期,最疼爱她的父亲也去世了。为了维持生计,震旦毕业后的杨必留在了学校当助教,还兼任了学校附中的英语老师。因为性格开朗、为人乐观,说话也有趣,杨必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。

因为英文出色,傅雷曾请杨必教授傅聪的英文,还鼓励她从事翻译事业。杨必欣然听从,便专门写信请教自己的姐夫钱钟书,请他指导自己翻译一本简单的英文书试笔。

(杨必翻译作品)

在此期间,钱钟书尽心尽力地指导杨必,还给她提供了许多重要建议。她所翻译的《剥削世家》的书名,就是采纳钱钟书的意见。

杨必的这本翻译处女作很快就出版了,这让她深受鼓舞,更加坚定了走翻译这条路。

在习作出版后,傅雷提议杨必可以着手翻译世界名著,钱钟书也为她的事业忙前忙后。他建议杨必可以翻译萨克雷的旧著作,并改为《名利场》,杨必也从善如流进行了修改,很快她就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签订了翻译合同。

这本书耗费了杨必大量的精力和心血,翻译本的成功也得益于她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,《名利场》书名的灵感正是取自《镜花缘》“世上名利场,原是迷魂阵”一句。

(《镜花缘》)

后来这本书再版时,出版社问她是否需要修改,杨必回答:“一字不改”,足见她对自己翻译功力的自信。

二、以姐夫为择偶标准,女翻译家终身未婚

因为院系调整,杨必被分配到了复旦大学,并评上了副教授。这段时间杨必生活非常充实自在,与高君珊、刘大杰等名家交往密切。这时的杨必,最让家人和朋友担心的就是她的个人问题。

(钱钟书夫妇与杨必)

因为交友广泛品味高,很多时髦洋派的夫人小姐都和她关系很好。而杨必本人的外形也非常出众,身材高挑,衣着考究,连姐姐杨绛都赞她是个“很帅的上海小姐”。

这样一位待字闺中的大小姐并非无人追求,但杨必自小就很有主意,并不想因为外人的催促而选择结婚。一位关系要好的同事曾善意地“警告”她:你再不结婚,就会变成老姑娘了。杨必却毫不介意,甚至绘声绘色地向杨绛模仿起了同事说话的样子。

(身着旗袍的女性)

杨必选择不结婚的苗头,早在父亲在世时就出现了。当时父亲带着他们离开苏州,几人谈起杨必未来的嫁妆,父亲说:如果没有好的,宁可不嫁。并非父亲不希望女儿有个好归宿,知女莫若父,他早就看出杨必刚硬要强的性格,并不容易屈从世俗。

杨必独身主义的另一个原因,就是姐夫钱钟书。在杨必的人生中,钱钟书可能是继父亲之后最让她敬爱的男性,他不仅引导杨必走上翻译之路,更一路为她保驾护航,给她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,用他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影响着杨必。

(晚年的钱钟书)

杨必的翻译之路,可以说是对钱钟书翻译思想最好的发扬。钱钟书曾经借由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,来探讨现代翻译的本质,提出翻译中“诱”“讹”与“化”的辩证关系。

他的这些观点被杨必完整地继承下来,在传统翻译的基础上融贯中西,对国际文学翻译的互译、互介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杨必最杰出的两部翻译作品:《剥削世家》和《名利场》,都离不开钱钟书关怀与指导。

(杨必翻译的《名利场》)

曾经沧海难为水,在杨必的人生中,有钱钟书这样一位亦师亦友,至敬至爱的亲人,很难有人能替代他在杨必心中的地位。

杨必的一生,虽然短暂却很辉煌,有爱她的家人和师友,有引以为傲的事业,于她而言,婚姻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。

参考资料:

[1]杨必生平及其文学翻译思想.藏刊网,2023-08-09

[2]《记杨必》杨绛



相关资讯